书单 | 叮咚~11月的精神食粮



本月书单新鲜出炉~


一杯茶,一本书,一整个世界


在初冬时刻享受一下这般惬意的生活吧



之一


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


作   者:[美] 彼得·德鲁克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架位号:1楼G区23架


《旁观者》是一代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亲笔自传,这一代的人难以想像的那种神髓、韵味与感觉。《旁观者》的写作目的就是在于刻画一些特别的人,以及他们的特立独行。可以说是一本短篇故事集,每一章都可个别独立。比如两次大战间的欧洲、罗斯福的新政时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的美国。事实上,早在肯尼迪执政时,写作此书的念头已开始萌芽。那些年代对他的孩子、他的学生以及许多年轻朋友而言,虽还不算是“历史”,却已如吉亚述王国的尼尼微和阿苏尔般遥不可及。


之二


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


作   者:[美] 安迪·格鲁夫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架位号:1楼F区01架


经理人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永远有更多事情要做,永远有更多事情应该做,要做的也永远超过你所能负荷的。

中层经理人是公司的骨干,但相较于一线主管或是位高权重的高层领导者,其贡献最容易被忽视。也因为这项工作特性,经理人必须有同时处理数项管理活动的能耐。另外,他还得知道如何把精力放在最能促进整个组织产出的活动上。

全球第一大计算机芯片供应商英特尔公司创办人格鲁夫在本书中,倾囊亲授执掌公司二十多年的经验,将制造业的“产出”概念导入企业经理人的工作核心中,创造性地提出了“高杠杆率”的管理方法,帮助经理人以最有效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之三


创新者的窘境


作   者:[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架位号:1楼F区05架


在《创新者的窘境》中,管理大师克里斯坦森指出,一些看似很完美的商业动作——对主流客户所需、赢利能力最强的产品进行精准投资和技术研发——最终却很可能毁掉一家优秀的企业。他分析了计算机、汽车、钢铁等多个行业的创新模式,发现正是那些暂时遭到主流客户拒绝的关键的、突破性的技术,逐渐演变成了主导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

克里斯坦森根据大量企业的成败经验,提出将破坏性创新进行资本化运作的一系列规则——何时不应盲从客户,何时应投向性能较低、利润空间较小的产品,何时需舍弃看似规模更大、利润更高的市场,转而发展细分市场。《创新者的窘境》将助你预知即将来临的变化,在险象环生的商业竞争中实现基业长青。


之四


创业维艰


作   者:[美]本·霍洛维茨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架位号:1楼F区05架


在《创业维艰》中,本·霍洛维茨从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起,以自己在硅谷近20余年的创业、管理和投资经验,对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公司)的创立、经营、人才选拔、企业文化、销售、CEO与董事会的关系等方方面面,毫无保留地奉上自己的经验之谈。大多数创业书所说的都是如何做正确的事,不把事情搞砸,而本·霍洛维茨还会告诉你:当事情已经搞砸时,你该怎么办。


之五


哲学的故事


作   者:[美]威尔·杜兰特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架位号:1楼B区02架


本书是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的经典力作。自问世以来,经久畅销不衰。《哲学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有史以来的主要哲学家的生平及其观点,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叔本华、尼采再到柏格森,罗素、杜威等。在阐述每位哲学家思想的同时,生动地介绍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经历。
威尔·杜兰特以其一贯的渊博学识、深入浅出的行文,成功地将看似艰深的哲学写得极富人情。因为,思想的发展也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浪漫传奇。"


之六


1453·君士坦丁堡


作   者:[英]罗杰·克劳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架位号:1楼G区04架


全书完整地再现了1453年围绕君士坦丁堡、被赋予了神圣意义的攻防战的战前双方准备、战争进程的展开,以及战争之后地中海世界的历史走向。作者调动大历史笔墨,浓墨重彩地为战争的发动者——自称为两片大海和两大陆地的皇帝的穆罕默德二世苏丹以及带领全体民众坚守城池的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两位统帅画像;同时,罗杰·克劳利或用白描,或用素描,或施以淡墨,描绘出对垒中的两军指挥官、首席大臣、宗教领袖、能工巧匠们的群像。


之七


娱乐至死


作   者:[美]尼尔·波兹曼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架位号:1楼I区01架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类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想告大家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