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任意字段= 共 16229 条记录
排序:
本书收录已故国学大师顾随先生对苏轼、辛弃疾两家词作进行的见解独到的解说,以及与其学生,国学大师周汝昌关于宋词个别篇目讨论的论述。本书除收录顾随先生的精妙词说外,还配以原词原作,以词入文,意境连贯;每篇文章之后,都精选中国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的画作点缀,由文入画,以山水人物之壮美洒脱,诠释苏辛词家的豪迈悠远。
本书通过由新石器时代到商代、周的起源、克商与天命、华夏国家的形成、封建制度、西周中期的发展、周人的生活等共九章内容,介绍了西周的历史。
本书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发生重大转向的史学定论,提出质疑。从史源学研究和新史学的思路出发,论述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形象的塑造,指出其所依据的史料《汉武故事》等存在严重问题,认为汉武帝晚年并没有司马光所期望的政治路线转变,指出《通鉴》不能作为研治秦汉史的一般史料使用。
本书集中探讨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儒释道三家的人生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智慧、中国哲学的特点、何谓国学等问题,对于文化自觉、文明比较与文明对话有着积极意义。
本书分为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每部分又分若干章节。总论中涉及写诗、内容、技巧、评论、欣赏、生活、做人等诸多方面;《分论》中从评议《诗经》《离骚》开始,着重论说唐诗宋词兼及近人之作。
本书主要由2014年作者在复旦大学荣获光华人文奖时所做的演讲组成。收录了《“小道”可观:中国与欧洲预测术的比较研究》《士人遇到术士:论中国占卜术中的世界观和生命世界》《再论谢和耐的<中国与基督教>》等文章。
本书收录了《人文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情与欲》《理与气》《阴与阳》《艺术与科学》《无我与不朽》《成色与分两》《道与命》《自由与干涉》《斗争与仁慈》等随笔爱好者。
本书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力求融会贯通、“一以贯之”,再加上作者自己的理解予以重新阐释,实为阅读和研究《论语》之入门书和必读书。
本书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回顾历史,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从党的指导思想、性质、宗旨及纲领等方面,阐释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等相关问题,对党的建设的实践轨迹作了一定的探寻,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创新作了一定的探索。
本书以中日陶瓷茶器文化的发展为线索,以史料为依托,对两国陶瓷茶器存在的渊源关系、形态特色、艺术风格进行了较为翔实和深入的分析,并力求揭示其与人们的生活行为、饮茶方式、审美趣味、时代精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