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任意字段= 共 23 条记录 选择条件:著者=水木茂 ×
排序:
著者:法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1个在馆1个复本山东高速图书馆(D871.20)
本书作者采访了亨利·基辛格、希拉里·克林顿、雷克斯·蒂勒森等在内的所有在世的美国国务卿,用亲身经历揭露美国外交内幕,解密美国外交中的战略短视,揭示了美国外交未能跟上时代步伐和美国影响力衰落的现状;也描述了作者自己作为国务院官员在阿富汗及其他地区看着衰落的发生带给美国的灾难性后果;同时也放眼观察了那些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由军人和间谍结成的现代联盟,以及这些关系让美国付出的代价。全书既有圈内人对史实的回顾,又有清晰的分析,追溯了美国外交的垮台,又没有轻易地提出批评指责。
著者:法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1个在馆1个复本山东高速图书馆(D871.20)
本书作者采访了亨利·基辛格、希拉里·克林顿、雷克斯·蒂勒森等在内的所有在世的美国国务卿,用亲身经历揭露美国外交内幕,解密美国外交中的战略短视,揭示了美国外交未能跟上时代步伐和美国影响力衰落的现状;也描述了作者自己作为国务院官员在阿富汗及其他地区看着衰落的发生带给美国的灾难性后果;同时也放眼观察了那些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由军人和间谍结成的现代联盟,以及这些关系让美国付出的代价。全书既有圈内人对史实的回顾,又有清晰的分析,追溯了美国外交的垮台,又没有轻易地提出批评指责。
本书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外交政策进行了实例分析,也对美国和伊朗关系的转变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既为学者研究美伊关系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也为普通读者了解美国和伊朗的恩怨情仇提供了历史资料。
本书借助于西方政治学理论和智库研究理论的分析框架,对美国智库的行为方式展开解读,通过旁征博引,总结了新保守主义智库介入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与教训,体现了美国智库研究的理论纵深感和历史纵深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美国主流话语对于美国智库所营造的过于理想化的描述,有助于让身处美国之外的读者,以一种更加全面和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和吸收美国智库的发展经验。
本书作者将论点建立在对美国几个精英智库如何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细致考察上,选取了两个案例:一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和未来可能的走向,二是布什政府为了打击恐怖分子和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而发动的两场战争。这两个案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研究智库的视角,即智库在新兴政策议题上是以何种方式、在何种条件下影响公众态度和信念的。这也向读者阐释了智库如何参加政策制定过程,以及它们发挥影响力的本质和限度。
著者:英迪克,李侃如,奥汉隆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个在馆2个复本山东高速图书馆(D871.20)
本书内容覆盖了奥巴马总统第一任期的前三年,即2009年初至2012年初,是美国出版的首部分析奥巴马总结对多项议题和世界不同地区的外交政策的重要著作。
著者:布热津斯基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个在馆2个复本山东高速图书馆(D871.20)
本书阐述了美国在冷战后世界上的战略利益。在综合分析欧亚大陆地缘战略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时,提出了不少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独到见解,着重分析了美国的霸权或世界首要地位的特征、范围和深度,欧亚各大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何周旋于各大国之间而使美国处于最有利的地位,以及中国在美国对欧亚的战略中所处的关键性地位。
本书即把1913-1945年的美国对外关系视为解决国家身份困惑与追求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作者在兼顾这一时期重大国际事件和外交政策的同时,主要考察了美国在20世纪初期崛起为世界强国,如何思考和界定自己的国家身份和国际角色,如何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对欧洲主导的国际秩序加以改造,并试图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建立一套国际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