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2466550256040.jpg

架位号:1楼F区09架


导读

了解中国传统社会政治运转规律的必读之作。本书从曾国藩的个人收入与支出出发,深入到了晚清社会的很多侧面,比如清代京官的收入支出结构、湘军饷源与饷制、晚清督抚衙门的运转等。既是一部曾国藩的个人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清政治、社会史。不仅是全面了解曾国藩,也是了解中国传统社会政治运转规律的必读之作。


看点

一个人的经济思维和金钱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为人处世和格局。曾国藩的一生,起点极低而抵达的高度却极高。他从笨人到圣人,经历五次耻辱,在步步升级、脱胎换骨的持续奋斗过程中,有着怎样独特的经济之道?                 

在书中,作者抓住曾国藩一生的关键点,事无巨细地从曾国藩的经济生活视角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真实而接地气的曾国藩形象。他怎样艰难筹钱?为了筹集路费和进京做官的经费,他花费一年时间,奔走近三千公里,拜访一千二百多家,完成一个小镇青年的事业起步;他的人生格局如何?立志学做圣人,不在小诱惑、小目标面前止步,克服种种困难;他如何花钱?做京官期间为什么会欠下巨债?为什么他的花钱比同时代的京官都来得高明?他如何赚钱、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富和欲望?他一生总收入是多少?哪些来自工资收入?有没有灰色收入?他如何在贪腐成风的晚清做到既不同流合污,又不特立独行?他有着怎样的管理团队的经济之道,做了怎样的制度设计?他白手起家创建湘军,对创业者的启示何在?关于这些问题,作者在书中都一一给予解答。



作者简介

张宏杰,1972年出生。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著有《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媒体评论

这个深嵌在体制核心中的职业官员,要以一种穷根究底的笨拙憨态,扎硬寨,打死仗,从皇家文化中解放出来,从道德诫命中解放出来,开始松绑挣脱,使这一阶层开始拥有自己的独立身份。曾国藩能成为曾国藩,靠的不是道德勇气,而是精神上不断地自我更新,“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柴静


曾国藩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出身卑微,资质平平,刚出道时是个见到啥不平事都要叽歪两句的“小愤青”;30岁时立志做圣人,跟朋友喝酒要反省,见到美色要反省,梦到发财要反省。中年之后创立湘军,只手挽救了大清王朝,却落下了“汉奸”“曾剃头”的骂名。这就是张宏杰给我们呈现的曾国藩:一生都活在矛盾与冲突中,一个有灵魂有体温有意思的“圣人”。
——罗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