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董梁高速打造“数字高速”新标杆

2025-03-31

当前,数字化浪潮正席卷齐鲁大地,一条镌刻着“数字基因”的高速动脉正悄然成形。近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董梁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取得国内首张高速公路数字设计、数字建设和数字运维的评价证书,该条高速打通了从前期设计到后期运营的全寿命周期数据链条,打造了“数字高速”新标杆。

“一模型贯通”数字化设计

夯实数字底座

项目创新采用“一套模型、一套数据”核心理念,自主研发智能设计平台,实现勘测、设计、交付全过程的数字化闭环管理,有效解决了跨阶段数据断点问题,形成了可沉淀、可演进的数字资产,为后续的智能施工和智慧运维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通过勘测成果数字化、路线三维可视化、路桥隧设计自动化等多项创新技术,设计效率较传统方式提高50%以上,标准化设计成果复用率高达90%。

在成果交付方面,项目建立了高速公路数字资产库,采用标准化封装技术,实现设计成果的结构化存储管理。同时,开发“一键式”成果生成功能,可自动导出二维图纸、三维模型、WBS清单、招标清单等多种成果,数据匹配精度极高,误差小于1%,确保成果交付“标准可溯、精度可控、数据可达”。

“多场景融合”数字化建设

赋能交通基建高质量发展

项目采用“多场景融合”的数字化建设理念,通过“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建造-数字化交付”三维协同体系,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效率与管理水平。

数字化管理方面,项目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了“智慧大脑”,动态管控资产数据,通过统一WBS清单,打通工序报验、质检数据与计量支付全流程数据链,形成自动化计量体系;结合无人机巡航与BIM模型联动,实现施工进度三维可视化追踪;应用人脸识别、电子签章等技术,确保数据实时上云,生成可溯源质检资料。

数字化建造方面,采用智能压实系统,通过振动信号分析,精准控制路基施工质量;运用数字孪生优化摊铺工艺,实现路面施工沥青混合料全流程溯源;推广焊接机器人、智能调温养生棚等新型设备和技术,打造桥梁预制智慧生产线;通过远程操控与人机协同,提升隧道施工作业安全性与效率。

数字化交付方面,项目建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整合设计图纸、地理信息等静态数据及施工过程质检记录、试验报告等动态资料,通过标准化数据接口,实现建设期至运维期数据无缝移交,为后期智慧养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建养运协同”数字化运维

开启“智慧运养”新模式

项目聚焦数字化运维业务需求,以“建养协同”与“运养一体”为核心,推动高速公路运维模式数字化升级。

依托统一的时空数字底座,将高速公路从建设到运维全过程的数字资产统一归集,实现可追溯化管理。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高质量开展数据融合开发、价值挖掘与场景探索。围绕“让基础设施更智能”、“让管理服务更精准”两大目标,在基础设施性能预测、安全风险防控、交通运行服务、智能养护决策等多个业务场景开展应用探索,推动传统业务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实现高速公路养护与运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目标,预期实现养护决策精度提升20%以上,养护与运营管理效率提升10%以上。

未来,山东高速集团将秉持“创享美好之路”企业使命,深入实施数字强企战略,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